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_电话:023-68417482_地址:重庆石桥铺石小路

西南民族的火葬风俗

发布时间:2022-04-19 11:08    浏览:

西南民族的火葬风俗
 
我国少数民族众多,除西北、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流行火葬外,西南少数民族自古以来也普遍流行火葬,如彝族、傣族、纳西族、瑶族、土家族、普米族、哈尼族、拉祜族、白族、怒族、壮族、羌族、布朗族、傈僳族、景颇族、独龙族、德昂族、阿昌族等。但是,各民族之间,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之间,火葬风俗并不完全相同。
凡是实行火葬的,大多不用棺材。送葬时,将尸体抬到郊外,用木柴焚烧。也有少数用棺材的,如壮族,人死以后,先挖坑,将木棺放入坑内。人们在棺盖上胡乱敲打,名为“土鼓”。3日后再抬出来焚烧。云南普米人死后,先用酥油、盐涂抹全身,再用麻布将尸体裹成蹲状,放进方形木棺中火化,骨灰用布袋收贮,放到本氏族共同存放骨灰的山洞中。傣族还有“抢棺”风俗,在焚烧之前,把棺柩放在车上,灵车前后各系一根粗绳,先由死者村寨的人牵引,行至途中,邻寨的人蜂拥而上,牵住灵车后部的绳索,像拔河一样,向相反的方向拉。如前面的人战胜后面的人,把灵车顺利拉到火化之地,便可举行火化仪式;如灵车被后面的人拉到他们的寨子,死者村寨的人就要携带酒肉食品到寨中求和,然后共同把灵车拉到火化之地。火化时,各方都要供给木柴。进行这种活动的,死者大多是部族酋长和其他有地位的人。
尸体火化后,对骨灰的处理,大多是装进罐坛之内,或掩埋,或存人山洞,滇东南瑶人则把骨灰罐放在家中,以便迁徙时携带。也有不收骨灰的,如布朗族,尸体火化后,由子女将骨灰扫成一堆,任凭风吹雨淋,不再过问。明清时期,由于统治者的严令禁止,火葬逐渐减少。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“改土归流”以后,各民族之间,特别是与汉族之间的交往大大增多,汉族丧俗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。到清朝末年,土葬基本上取代了火葬,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葬法。但也不完全如此,有的民族和地区,如凉山彝族、金沙江上游的纳西族等,仍然实行火葬而且风俗奇特。凉山彝族没有固定的火葬场所,焚尸通常在房后山上进行。先铲平一块方地,搭设木架木架上放一个竹编筛子,下面堆积木柴。火葬仪式在清晨太阳未出来以前进行,由4个人用临时制作的滑竿,将尸体抬到葬地,连同滑竿一起放在竹筛子上。然后点火。焚尸时,四周同时点起火把,火光聚成一团,看不到尸体被烧的情景。金沙江上游地区的纳西
族,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较深。人死后,尸体装入白麻
布袋子中,停尸时间由喇嘛卜卦决定。停尸期间,要
请喇嘛念经,超度亡灵。焚尸场所由巫师“达巴”选
择,天亮前将尸体放在木架上焚烧。骨灰存放在各个家族公共墓地内。
壮族还普遍流行土葬与火葬相结合的“拾骨葬”就是人死以后,先用木棺埋葬,一两年后,再将棺材挖出来焚烧,收骨灰装入罐内掩埋。滇南瑶族也有这种风俗,但只限老年人,先用木棺掩埋,三四年后再挖棺焚烧,另择吉日,埋葬骨灰。
普遍流行的风俗,是“凶死”仍用火葬。如苗族、傈僳族、崩龙族、布朗族、独龙族、德昂族、羌族、阿昌族等,凡是自缢、坠崖、投水、遭枪杀、难产、传染病等非正常死亡者,皆用火葬。他们认为,凶死者身上有恶魔,火葬能把恶魔烧死,避免再来害人。崩龙族在尸体火化后,还要用清水把残骨洗干净,然后再掩埋,也是为了清除恶魔。
 
 
 
 
 

版权所有:重庆市九龙坡石桥铺
电话:023-68417482
地址:重庆石桥铺石小路
 
遗体运输、守灵祭奠、殡仪殡殓、火化、骨灰存放、公墓安葬、丧葬用品销售等较为完善的“一条龙”服务体系
24小时全方位对外服务。承担着主城区大部分群众的丧事服务任务
一贯坚持“丧家至上、服务第一”的宗旨,以人为本,诚信服务

本站的文章和资源来自网络转载或原创,如有侵犯版权资源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