荼毗火葬法与舍利瘗埋制度
发布时间:2022-10-18 15:03 浏览:次
佛家的荼毗火葬法,又称“阁维”,起源于古印度。《释氏要览》卷下载道:“葬法,天竺有四:水葬谓投之江河,以饲鱼鳖;火葬谓积薪焚之;土葬谓埋岸傍取速朽也;林葬谓露置寒林饲诸禽兽。”毫无疑义,这四种葬法当以火葬为佛家正葬,仪式也最为隆重。《经律异相》卷四《阿难问葬法》云:“阿难问葬。佛言:我葬之法,如转轮圣王,先以香汤浴身,贝裹体,次以五百张白叠缠之,内金棺中,灌以麻油,复以金棺置铁椁中,梅檀香椁次绕其外,积众香薪厚衣其上,而阇维之。薪尽火灭,吸取舍利,于四衢道,起立塔庙,表刹悬幡,使见者思慕,多所绕益。佛言:有四种人应为起塔:一、如来;
二、辟支佛;三、声闻;四、转轮王。皆应香花幡盖使乐供养。”隋唐时,这种佛家葬式已开始在中国僧人中流行。如唐代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临终前,命弟子赵迁:“持笔砚来,吾略出《涅槃荼毗仪轨》 以贻后代,使准此送终。”不久圆寂,“七月六日荼毗……火灭,收舍利数百粒”。景云元年(公元710年)十一月十二日,唐洛京大遍空寺实叉难陀病终,“有诏听依外国法葬。十一月十二日于开远门外古然(燃)灯台焚之,薪尽火灭,其舌犹存。十二月二十三日,门人悲智、敕使哥舒道元送其余骸及斯灵舌还归于阗,起塔供养。后人复于荼毗之所,起七层塔,土俗号为华严三藏塔焉”。永昌元年(公元689)日,丘山寺僧病终前谓弟子曰:“吾闻尸所到处,便为秽恶,出就别方,乃称离罪尔。”要求死后“依外国法”。子义县等同遵师旨,如法阇维,收其舍利于寺建塔,勒铭于所。天二3稽山妙喜寺印宗临终前,“嘱循轮王法葬之”。后会稽王师乾立塔铭焉。开成元年(公元836年)六月一日,唐代京师大安国寺端甫临终“遗命荼毗”③。会昌元年(公元841)日,唐圭峰草堂寺宗密临终,“遗诫令舁尸施鸟兽,焚其骨而散之,勿塔,勿得悲慕,以乱禅观”。“其月二十二日,道俗等奉全身于圭峰,二月十三日荼毗,得舍利数十粒……悉敛藏于石室”④。又,道宜《高僧传》卷二四唐释哲传,“遂发冢迎柩还周至,行道设帝,以从火葬。”……可见,唐代僧人采用“荼毗火葬法”的现象已很普遍。
隋唐僧官和高僧“荼毗火葬”后,往往还要建造塔幢,一方面以此存放死者的骨灰或舍利;一方面以作“旌表”之用,表彰死者的功德。这种习俗也源于印度,松本文三郎在《印度之佛教美术》中云:“塔之原文,乃由梵语 Stupa 而来,中译为窣都波,又有塔婆,乃由俗语 Thupa 而来,又义译之,或称方坟,又译灵庙,以其藏佛舍利也。……印度古代之窣都波,大约由四至五部而成:(1)基础;(2)罚缽;(3)平头;(4)竿;(5)叉伞。基础为圆形座。覆缽较小,覆于基础上,覆缽上绕以几何纹或花草纹之带。平头形如方箱,覆缽上部,宛如缽底,平头即置其上;平头周围,刻莲花之半浮雕。箱形之上,积数重方板,渐上渐大,是即上部盖台。遗物即收于此。竿与伞皆木质。”又云:“中国幢之变化甚多,幢普遍为八棱,佛徒之死,建幢于墓,是为墓幢……其形为幢,其性质则塔之变形也。”
从现存的唐代墓塔来看,其建造确实深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。它们往往用覆莲作须弥座的装饰,有的则在须弥座上再用仰覆莲承托八角石灯。
隋唐僧人的这种葬法,在考古中多有发现。如 1986年在西安东郊榆林办事处工地发现的隋代“舍利墓”,据塔铭载: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大兴城兴宁坊清禅寺主圆寂后,葬舍利于此,上建七级浮图。判断此“墓”为塔基下的精室。精室为一长方形小型砖室,室内放置残菩萨像1尊以及陶瓷器、琉璃器,大宗的玛瑙、水晶、琥珀等珠玉珍宝和琉璃棋子,并有“南”字硬玉阴文印章1颗。①又如陕西耀县发现的隋仁寿四年(公604)州宜君县神德寺舍利塔基,首先是在舍利石函的四周砌护石和砖墙,虽未形成地宫,但已不像北魏那样直接将石函埋筑在夯土之中;其次是摹仿墓志的款式,单刻“舍利塔下铭”,将塔铭平嵌于石函内口上,犹如石函的内盖。石函盉顶的斜面上有线刻的飞天花叶,函身四周刻舍利弗、大迦叶、阿难、大目楗连,以及四天王、力士等图像。石函内分别用盉顶铜盒盛装舍利,圆铜盒装头发,方铜盒内的玻璃瓶中装淡红色液体。还有铜净瓶,也有以金环、银环、玉环、玛瑙、水晶、珍珠等饰物和铜钱、波斯银币组成的“七宝”。这是隋文帝在仁寿四年命全国30个州所建的舍利塔之一,无疑是代表了当时瘞埋舍利的制度。
甘肃泾川发掘的唐大云寺塔基,埋于延载元年(公元694年)。其特点有二:一是地宫正式出现,二是使用了金棺银椁。这在舍利瘞埋制度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。地宫平面方形,砖筑,券顶,宫门在南,门前有短甬道,甬道两壁绘壁画。宫门上施半圆形门楣,上刻香炉、宝盖和飞天。门内两侧刻天王力士像。地宫内置五重舍利宝函。舍利石函身四周刻“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”,铭末有建塔官吏和僧众的题名。石函内置鎏金铜函,铜函内置银椁,银椁内置金棺,金棺内置琉璃瓶,瓶内盛舍利。这种用石函铜函、金棺银椁的瘞埋制度是前所未有的,它改变了印度用罂罈瘞埋的方式,而实行中国式的棺椁瘞埋,使其更符合于中国的习惯。镇江甘露寺铁塔基中发现的唐李德裕太和三年也金。特别是泾川大云寺塔基的铜函和金棺银椁,满刻莲花和缠枝忍冬花纹,金棺的莲花纹中又镶嵌了白色的珍珠和透明的石英石、绿松石,更显得华丽精致,为盛唐时期金银锢工的重要标本。而1987年4月在陕西西扶风法门寺发现的唐代舍利墓,更是将佛家的舍利瘞埋制度推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。这是迄今所发现的规模无可比拟的最大“舍利墓”是国与埋制度最完美的结合形式。该“舍利墓”建在13 级的真身宝塔下面。墓室即地宫,总长21.12米,面积达31.84平方米,由步漫道、平台、道、前室、中室、后室及后室秘龛组成。全部地宫俱用石灰石和大理石砌造。地宫内出土了“八重宝函”及大量的金银珠宝、丝织品等,其中“八重宝函”等同于封建帝王的棺椁制,为葬具中的最高等级。这八重宝函从外至里依次为檀香木宝函、鎏金盘顶四天王宝函、索面盘顶银宝函、鎏金如来说法银函、纯金盘顶宝函、金筐宝钿珍珠装金宝函、金筐宝钿珍珠装斌玞石宝函、四门纯金亭式小塔,其中纯金四门塔内放置有1枚白色如玉的佛骨舍利。此外,在地宫中室的汉白玉灵帐中,发现有两重宝函,外层为盈顶铁宝函,里层为鎏金双凤宝盖纹银棺,银棺中发现第2枚玉质佛指舍利。地宫后室下的小龛内有五重宝函,从外至里依次为丝绸包裹的大铁函、鎏金45尊造像盘顶银函、檀香木函、水晶椁白玉棺,第3枚佛指舍利置放在晶莹玉润的小白玉棺中。地宫前室有彩绘的四铺阿育王塔,塔内有两层舍利容器,外层为单檐铜精舍,里层为鎏金伽陵频迦纹银棺,第4枚佛指舍利藏于银棺中。